首页

高跟插马眼

时间:2025-05-29 02:00:12 作者:人类最早何时会用鲸骨制作工具?国际最新研究发现2万年前证据 浏览量:62569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北京时间5月27日夜间发表一篇古生物学论文称,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可能早在2万年前已经会使用鲸骨制作工具。

  这些工具的发现,是目前所知人类最早使用鲸骨制作工具的证据,不仅有助于拓展人们对早期人类使用鲸类遗骸的理解,也展示出古代鲸类生态的一个侧面。

研究人员2022年在法国巴斯克伊斯图里茨洞穴进行的挖掘,发现了数十件鲸鱼骨制成的物品(图片来自Jean-Marc Pétillon, Christian Normand)。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该论文介绍,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古代人类很可能将鲸类作为资源利用,但史前沿海考古遗址非常脆弱,且易受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因而重建人类与海洋哺乳动物过去的互动很有难度。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通讯作者、法国图卢兹大学Jean-Marc Pétillon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对北大西洋比斯开湾周边遗址发掘的83种骨制工具,以及西班牙圣卡塔琳娜洞穴的另外90件骨骼进行分析,他们使用质谱分析和放射性碳定年识别出这些研究样本的分类学特征和年代。

法国朗德省杜鲁蒂岩洞出土的灰鲸骨制大型投射器尖,年代可追溯至1.8万至1.75万年前(图片来自 Alexandre Lefebvre)。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作者研究发现,这些骨骼样本来自至少5种大型鲸类,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约1.9万至2万年前。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已知最早的人类利用鲸类遗骸作为工具的证据。

  此次研究已鉴别出的鲸类物种,包括抹香鲸、长须鲸、蓝鲸以及露脊鲸或弓头鲸(这两个物种用该方法尚无法区分),这些物种至今在比斯开湾仍有分布。

西班牙巴斯克地区圣卡塔利娜遗址出土的须鲸椎骨碎片,年代约为1.55万至1.5万年前(图片来自Jean-Marc Pétillon, Eduardo Berganza)。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论文作者还发现了灰鲸的遗骸,该物种如今分布大多限于北太平洋和北极海域。来自鲸骨工具的更多化学数据表明,这些鲸类的摄食习惯与如今略有不同,暗示可能存在行为或环境变化。

  论文作者总结表示,他们这项研究发现,为人类最早使用鲸类遗骸(特别是在沿海地区)提供了新的证据,也揭示了过去2万年里鲸类的生态变化。(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粤港澳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羊城挥拍 港澳两队首次参赛

接下来,广东省交通运输系统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五一”假期安全出行保障,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易涝点、高边坡等高风险路段的巡查监测,完善警示标志,及时研判地质灾害隐患点发展趋势,视情况采用交通管制、封闭交通等措施;合理安排港口作业,加强与气象、水利、海事等单位联系,做好人员避险、设备避风、货物避水工作;通过信息化平台和增加公路巡查频率等方式,做好公路隐患点的实时监测和临时治理,以及易拥堵点的管控、疏导等工作。(完)

查分进行时!多地今起公布2024考研成绩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应着力夯实人才基础,拿出真金白银、真招实策、真心实意,引才聚才用才留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汇良代表介绍,2023年,鄂尔多斯共引进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19名、博士硕士1291名。

丝路重镇甘肃武威开启“高铁生活”

朱智杰出生于台湾宜兰县,在台湾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生物医药领域研究工作。2021年3月,受杭州某生物医药企业的邀请,朱智杰只身一人来到大陆从事益生菌及其制品的研发与生产工作。

叙利亚卫生部长:霍姆斯军事学院遭袭事件已造成80人死亡

2022年6月,在农工党中央的协调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帮扶大方县人民医院并挂牌成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协作医院”;2023年6月,大方县人民医院发展为融医疗、教学、科研、急救、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正走上从“帮扶致富”到“造血自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习近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所孕育的伟大祖国、伟大民族 永远是全体中华儿女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所系

3月6日至12日,二十四节气大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山西中医药大学生命与节气文化研究院院长张秋利博士带队赴老挝考察访问,老挝卫生副部长Dr.Sanong Thongsana在双方会晤中明确表示:卫生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24节气老中数字健康项目,非常赞赏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中华二十四节气养生文化。访问期间,张秋利博士一行受到老挝卫生界的热情欢迎,双方项目合作顺利。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